首页 > 双边要闻
贾桂德大使在意大利记者公会中国主题活动上答记者问
2025-01-16 18:58

2025年1月10日,驻意大利大使贾桂德出席意记者公会中国主题活动,就中意关系、中欧关系、中国外交政策和人权道路、“产能过剩”、“脱钩断链”、对非合作和国际地区热点问题等现场回答记者提问。全文如下:

一、大使阁下,您如何看待2024年中意关系的发展?对2025年中意关系发展有何期待?

贾大使:2023年,中意关系在疫后全面重启,2024年,中意关系在此前基础上全面升级。马塔雷拉总统、梅洛尼总理分别访华,习近平主席同他们一道擘画中意关系,关于加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行动计划规划了中意在重点领域合作的路线图。两国领导人均强调双边关系翻开了新的篇章,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

2024年中意双边交往频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李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尹力分别访意,还有几十个部级代表团到访。中意还举行了多个机制性对话会。商务部长王文涛两次访意并与塔亚尼副总理共同主持中意经济合作混委会第15次会议。中意科技创新周在那不勒斯顺利举办。

在人文交流方面,随着上海-威尼斯、西安-米兰开通直航,每周往返两国间航班总数超疫前水平。同时,据意方统计,2024年前三季度意大利赴华游客量已超过2023年全年游客量的150%,可见,2024年的中意关系有高层交往、有机制性对话、还有各层级务实合作,全面升级是有实实在在的成果支撑的。

展望2025年,双方将以中意建交55周年为契机,推动两国关系保持高水平运行。双方将开展更多机制性对话,加强议会政党交往,深化两国企业合作,通过务实合作成果更好造福两国人民。

二、2024年,国际社会面临重重挑战,世界政局变乱交织、地区冲突频发、经济复苏乏力、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抬头。中国作为重要大国,面对全球性挑战尤其是全球经济发展问题,遵循怎样的行动指南?

贾大使:当今国际社会面临政治、安全、经贸等多方面挑战。面对全球性挑战,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置身事外、独善其身,也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独自应对。国际社会已成为命运与共的共同体,面对全球性挑战时,需要给出全球性方案。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重大理念,得到各国广泛响应。

你的问题主要关于经济发展领域。中国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在发展领域的重要实践。首先,经济的发展要有一个稳定的国际经贸秩序。现行的国际经贸体系形成于二战后,历经演进,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分工合作,不应被破坏。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脱钩断链”是对基本贸易体系的最大冲击。动辄加征关税是对贸易秩序的根本破坏。第二,经济的发展应是以可持续的方式进行。全球发展倡议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张要实现绿色发展。第三,经济发展的结果要惠及民众,实现各国共同发展,特别是要充分照顾到非洲等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诉求,而不应是贫者愈贫、富者愈富。谈到这一点,我很高兴看到意大利政府对非洲国家发展也是高度重视,专门出台了“马泰计划”。我们愿与意方在推动非洲发展问题上开展合作。

三、大使阁下,您提到了非洲,“一带一路”倡议为非洲带去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中方有哪些同非洲合作的经验可以与大家分享?

贾大使:中国和非洲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兄弟情谊深厚。我们不能忘怀在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时,非洲兄弟所给予的宝贵支持。关于中非合作,我想与大家分享的有三点:一是中国与非洲国家是平等的合作关系,中国对非洲国家的援助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不干涉任何国家内政。二是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合作“不是嘴上说说,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这是不少非洲驻意大使与我交流时的看法。事实最有说服力,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帮助非洲国家修建了超过10万公里公路、1万公里铁路、1千座桥梁、近百余座港口。三是中国同非洲国家合作坚持高标准、可持续。中国同非洲国家在能源方面有许多合作项目,其中曾包含火力发电站。2021年,中国停止在非洲国家投建火力发电站,致力于帮助他们实现清洁可持续发展。

四、俄乌冲突不断延宕,即将进入第四年;巴以冲突矛盾外溢,造成大量平民伤亡。中方认为国际社会应如何实现和平安全的愿景

贾大使: 乌克兰危机延宕不仅加重乌俄两国人民的灾难,也给欧洲带来巨大冲击。在乌克兰危机中,中国从未放弃劝和的努力,从未停下促谈的脚步。习近平主席亲自同包括俄罗斯、乌克兰在内各国领导人深入沟通,为应对危机发挥建设性作用。中方还专门发布立场文件,多次派出特使穿梭斡旋。我们同巴西联合发表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六点共识”,会同有关“全球南方”国家发起成立了乌克兰危机“和平之友”小组。我们所做的一切,都通往一个目标,就是为止战凝聚共识,为和谈铺路搭桥。早日恢复和平,推动乌克兰危机实现政治解决,是国际社会的共同愿望,也是共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