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使活动
贾桂德大使接受意大利国家电视广播台议会新闻频道专访
2024-06-15 16:54

2024年6月15日,驻意大利大使贾桂德就中意关系、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事、亚欧大陆互联互通、金砖机制合作以及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六点共识”接受意国家电视广播台议会新闻频道专访。全文如下:

一、今年是中意两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两国建有中意政府委员会、经济合作混委会和财长对话机制,2022年中意文旅年见证了一系列结对和倡议活动。当前和下阶段两国议程中有哪些重要活动?

贾桂德大使:春华秋实二十载。中意两国于2004年建立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已成为推动中意合作前行的强大动力。20年来,两国相继建立中意政府委员会、经济合作混委会、文化对话机制和财长对话等政府间平台,为两国不断增进政治互信、深化经贸财金合作、夯实人文友好基础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年以来,中意共同传承丝路精神,政治、经贸、人文、科技、出版和地方等多领域对话合作有序推进、势头向好,双边关系迎来全面升级的新机遇。中意高规格大规模在维罗纳举办经济合作混委会第15次会议和中意商业对话论坛,广受各界关注好评;中国作为2024年“市场焦点国”重磅亮相博洛尼亚童书展,140余人组成的中国出版商代表团一并参展;北京、山东、湖北、海南等多个地方省市团组赴意洽谈务实合作、促进人文交流,中意历史文化名城对话会在华召开;两国教育部长近期也将举行新一轮高级别会晤。这些务实友好的对话交流,将为年内意大利总理、总统访华等两国高层互动奠定良好基础。

习近平主席指出,中意友好具有深厚的历史根脉和文化底蕴,两国交流合作彰显开放包容的时代价值。相信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意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将不断迈向更高水平,东西方两大文明古国的友谊将赓续新篇。

二、意大利向中国的纯电动汽车市场发展又靠近了一步。中国电动汽车不仅在欧洲顶尖设计团队的帮助下拥有创新的外观设计,还具备技术和价格优势,这让我们可以想象中国电动汽车将会取得怎样的成功。有消息称,中方有一些在意大利建立相关生产线的项目。您预计这些项目是否能给当地创造就业机会?

贾大使:根据国际能源署等国际组织报告,未来十年全球电动汽车需求将持续强劲增长。为实现碳中和目标,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需求量高达4500万辆、4倍于目前,远超当前全球供给能力。因此,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完全符合中国、意大利、欧洲乃至世界经济实现绿色转型的需要,更意味着中意、中欧务实经贸合作的又一重要机遇。中欧汽车产业已经开展了近四十余年的良好合作。近期不少欧洲车企大幅增加在华投资、扩大电动车生产研发,中国车企陆续赴欧投资在当地生产新能源车,这正是中欧汽车产业链深度融合,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的最好例证。

令人遗憾的是,欧委会日前宣布拟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欧方此举罔顾中国电动汽车优势来自开放竞争的客观事实,罔顾世贸组织规则,罔顾中国相关企业对有关调查的全面配合,不符合中欧领导人关于加强合作的共识精神,不仅会损害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合法权益,也将扰乱和扭曲包括欧盟在内的全球汽车产供链,最终受损的是欧盟消费者自身利益。对此,不少欧洲政商界人士明确表示反对。德国政府发言人表示“我们不需要更多的贸易壁垒”;匈牙利外交与对外经济部发表声明称,匈方反对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制造商野蛮征收惩罚性关税。大众、宝马、奔驰、斯特兰蒂斯等欧洲主要车企也迅速发声反对。

我们希望欧方认真倾听各界客观理性声音,立即纠正错误做法,停止将经贸问题政治化,切实落实近期中法欧领导人三方会晤达成的重要共识,通过对话协商妥善处理经贸摩擦。我们也希望意大利政府切实推动欧盟在绿色新能源领域对华合作中保持理性开放态度,切实为中国企业赴意大利投资给予应有便利和政策保障。是否具有公平、透明、稳定的法律政策环境,是任何中国企业决定是否在意投资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三、尽管意政府未续签“一带一路”谅备,但这一谅备仍在以其他形式延续。您如何看待未来欧亚大陆的互联互通?

贾大使:作为东西方古老文明的优秀代表,中意两国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正与亚欧大陆其他国家一道,通过更多务实合作不断提升亚欧大陆互联互通水平。一个生动的案例就是,今年4月中方首次开行从中国新疆乌鲁木齐至意大利萨莱诺、全程运行约1万公里的铁海联运中欧班列新线路。作为亚欧大陆互联互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欧班列在红海等地区局势复杂多变、冲突不断的背景下,为中欧经贸往来构筑起一条安全畅通的产供链生命线,也为国际产供链稳定提供了保障。中欧班列已累计开行9万列,通达欧洲25个国家223个城市,连接11个亚洲国家超过100个城市,服务网络基本覆盖亚欧全境,2023年运输货值攀升至567亿美元,铺就出一条布满商机的国际铁路联运“黄金通道”。

另一组生动案例是,中方现有7家航空公司执行15条中意间航线,通航中国国内10个城市,每周始发64班次,数量已超越新冠疫情前最高水平。在两国政府大力支持下,西安至米兰、上海至威尼斯的航线也拟于今年陆续开通。相信这些航线与匈塞铁路、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克罗地亚佩列沙茨跨海大桥等项目一道,将能持续为沿线民众带去实实在在的福祉,为亚欧大陆互联互通续添动力。

互联互通也体现在人文交流方面。近期,首个大型达·芬奇展览在上海圆满落幕,中国茶文化推广活动在意大利、法国、比利时三国四城成功举办,在罗马的“你好,北京”文化交流活动和“杭州-维罗纳双城交流展”等一系列人文交流,再次表明亚欧大陆促进文明互学互鉴是各国民众的普遍心愿。我们愿与亚欧大陆各国一道,共同拉近交流交往交融和文明互鉴的纽带,开启亚欧大陆互联互通、合作发展的新篇章。

四、中国可以引领金砖机制。您是否能从政治层面阐述该机制的目标是什么?金砖组织想要向未加入该组织的西方国家释放何种信号?

贾大使:金砖机制是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重要平台,成立18年来一直秉持和衷共济、合作共赢、开放包容的精神,始终致力于维护多边主义,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已成为国际事务当中一支积极、稳定、向善的力量。

去年金砖实现历史性扩员,缔造了金砖机制发展的里程碑。不久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出席金砖国家同发展中国家外长对话会,这也是金砖扩员后首次举行外长会晤。金砖10国同泰国、老挝、越南、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土耳其、毛里塔尼亚、古巴、委内瑞拉、巴林等12个具有区域代表性的重要发展中国家进行交流。各方一致认为要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反对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坚持通过对话协商解决矛盾分歧,推动政治解决国际热点问题。

金砖国家并非封闭排外的俱乐部或“小圈子”,而是守望相助的大家庭、合作共赢的好伙伴。金砖感召力、吸引力不断增强,充分说明金砖合作拥有光明前景,符合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共同愿望,顺应世界多极化的历史潮流。金砖机制不是“另起炉灶”、不搞阵营对抗、也不想取代谁。中方愿同金砖伙伴一道,巩固金砖战略伙伴关系,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促进“全球南方”共同发展和联合自强,推动“大金砖合作”实现良好开局。

五、“有关各方平等参与”乌克兰和平会议是中方希望向该会议传递的信息。此前,中国外长王毅和巴西总统卢拉的顾问阿莫林在北京签署了相关联合声明,哪些国家将参与?俄罗斯和美国是否会加入这一共识?

贾大使:乌克兰危机延宕两年多,这是中方不愿看到的。中欧都希望尽快停火止战、欧洲恢复和平,都支持乌克兰危机政治解决。在攸关和平与稳定的问题上,中国始终站在历史正确一边,中方致力于和平的努力一刻也不会停歇。习近平主席在危机初期就提出的“四个应该”,第一条就是各国主权、领土完整应该得到尊重。中方领导人同包括俄、乌在内的有关各方均保持沟通,习近平主席多次派出特使穿梭斡旋,为推动危机政治解决发挥建设性作用。

我们从一开始就重视瑞士举办乌克兰和平峰会,一直同包括瑞士和乌克兰在内有关各方就此保持密切沟通。中方反复强调和会应具备“俄乌双方认可、各方平等参与、对所有和平方案进行公平讨论”这三个重要要素,中方难以参会正是因为中方认为本次会议恐怕还无法实现这三点。中方对于召开和平会议的立场是公平、公正的,不针对任何一方,当然也不针对此次峰会。中方将继续以自己的方式劝和促谈,与各方一道,共同为政治解决危机积累条件。

还要看到,世界上很多国家,特别是新兴市场、发展中大国在乌克兰危机上的立场和中方相似。近日,中国和巴西联名发表关于推动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六点共识”,强调遵守局势降温三原则,即战场不外溢、战事不升级、各方不拱火,同时呼吁各方坚持对话谈判、加大人道主义援助、反对使用核武器、反对攻击核电站、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等。截至6月10日,已有来自五大洲的101个国家和国际组织通过不同方式对“六点共识”作出积极回应,其中52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已确认加入共识或正在认真研究加入方式,包括俄、乌两个主要当事方也对共识的大部分内容予以肯定。我们真诚欢迎更多国家支持并加入“六点共识”。支持“六点共识”的国家越多,召开真正和会的日子就越近,实现和平的前景就越光明。

分享到:
推荐给朋友:   
全文打印       打印文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