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使活动
驻意大利大使贾桂德在意大利新闻社发表署名文章《大道之行,始于足下》
2023-10-04 23:27

2023年10月4日,意大利新闻社刊登贾桂德大使署名文章《大道之行,始于足下》,全文如下:

环顾当今世界,地缘政治冲突不断,经济复苏充满不确定性,发展鸿沟不断拉大,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进程面临巨大挑战。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数量之多、规模之大、程度之深前所未有。面对一系列重大挑战,我们的解决之道在哪里?是重拾冷战思维、挑动分裂对立、制造集团对抗?还是致力团结合作、倡导开放共赢、践行平等尊重?显然,两种选择的结局将截然不同。

中国的选择非常明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我们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提交的答案。2013年3月23日,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以“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为核心内容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十年来,从国事访问到多边峰会,习近平主席在多个国际场合就这一重大理念进行系统阐述,逐步形成了以“五个世界”为总目标,以全人类共同价值为价值追求,以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为根本路径,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实践平台,以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为重要依托的科学理论体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成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不懈追求的总目标,并已取得了令人瞩目、广受认可的成效。

坚持对话协商,建设持久和平的世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大楼前的石碑上写道,“战争起源于人之思想,故务需于人之思想中筑起保卫和平之屏障”。中国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者和倡导者,是唯一将“坚持和平发展道路”载入宪法的国家,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遣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我们坚持维护真正的多边主义,呼吁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国际纠纷,大小国家一律平等,不搞唯我独尊的霸道。任何国家都不能随意制造动荡战乱,不能破坏国际法治。要尊重彼此主权和领土完整,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这也是“地球村”广大民众的普遍心声。

坚持共建共享,建设普遍安全的世界。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安全威胁,合作安全、共同安全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选择。中方提出全球安全倡议,目的是同国际社会一道,弘扬联合国宪章精神,走出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共赢而非零和的新型安全之路。在乌克兰问题上,中方积极劝和促谈,发布《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派出中国政府欧亚事务特别代表,就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同有关各方广泛接触和交流。在中国斡旋下,沙特和伊朗实现历史性和解,为地区国家通过对话协商化解矛盾分歧、实现睦邻友好树立了典范。中国是五核国中唯一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国家,推动五核国领导人共同发表联合声明,重申“核战争打不赢,也打不得”。中国积极致力于同各方开展反恐、生物安全、粮食安全等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非传统安全挑战。

坚持合作共赢,建设共同繁荣的世界。中国不仅致力于实现自身发展,而且注重加强与各国合作共赢,携手为实现共同发展繁荣而努力。中方已同超过3/4的世界各国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撬动近万亿美元投资规模,形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为沿线国家创造42万个工作岗位,让近4000万人摆脱了贫困。中欧班列通达欧洲25个国家的211个城市;与共建国家双向投资累计超过2700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共建“一带一路”可使相关国家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将使全球收入增加0.7%至2.9%。为了让全世界聚焦发展,助力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方提出全球发展倡议,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支持中方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70多个国家参与在联合国成立的“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通过无偿援助、优惠贷款、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等方式,200多个早期收获项目已经实施,惠及60多个发展中国家。中方整合并增资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至40亿美元,并向所有联合国机构、国家和非政府组织开放。中国正进一步加大对全球发展合作的资源投入,秉持开放、共同发展的理念与世界互动,推动实现更加强劲、绿色、健康的全球发展。

坚持交流互鉴,建设开放包容的世界。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是继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后,中国为国际社会提供的又一重要公共产品,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路径,为人类社会何去何从提供更多启迪。我们主张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让各种文明和谐共存、相得益彰。

坚持绿色低碳,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中国积极推动经济发展转型,承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构建完成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中国建成了世界最大的清洁发电网络,贡献了本世纪以来全球25%的新增绿化面积,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超过6%的经济增长,成为全球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最多的国家。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倡导国际社会全面有效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尽己所能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与39个发展中国家签署46份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谅解备忘录,为12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约2300名气候变化领域的官员和技术人员。作为《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主席国,全力推动会议成功举行,率先出资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推动达成“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中国的努力,不仅让本国民众受益,也在为全球各国民众的子孙后代造福。

古罗马哲学家塞内加说过,“我们是同海之浪,同树之叶,同园之花”。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形成利益交融、安危与共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各国应摒弃零和思维和意识形态成见,弥合理念分歧,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共同努力。中国将继续同包括意大利在内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一道,坚持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一起为人类进步和现代化进程发挥更大的作用。


分享到:
推荐给朋友:   
全文打印       打印文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