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郑璇临时代办接受意大利克拉斯传媒集团专访
2022-11-08 23:40

  2022117日,郑璇临时代办接受意大利克拉斯传媒集团专访,内容如下:

一、您能否介绍一下中国在意大利投资的最新情况、地理位置和行业分布,以及您对短期内的发展有何期待?

郑代办:中国在意大利的投资主要分布在意中北部地区,涉及金融、纺织时尚、交通运输、机械制造、医药卫生等行业。根据中国商务部的数据,今年1-8月,中国对意大利非金融直接投资增长了7000多万美元。在当前全球整体环境下,能取得这样的结果实属不易,说明中意经济合作仍有巨大潜力。我们希望与意大利新政府共同努力,支持两国企业开展经贸投资合作。

二、您是否认为由于欧盟和中国在投资问题上缺乏综合性协议,即《中欧投资协定》未生效,导致两大经济体间的投资放缓?要通过该协议,需克服哪些主要障碍?

郑代办:2020年以来,中国成为欧盟最大货物贸易伙伴,去年双边贸易总额首次超过8000亿美元,双向投资也不断增长。今年1-8月,欧盟对华投资增长123.7%(含通过自由港投资数据),这表明包括欧盟在内的外国投资者持续看好中国市场,希望不断深化对华投资合作。中欧投资协定是一份平衡、互利共赢的协定,如能生效,将进一步扩大双方经贸合作空间。中共二十大明确宣告,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中方始终有发展中欧关系的诚意,认为中欧作为世界多极化中的两大重要力量,应坚持互为战略伙伴关系的基本定位,保持对话合作的良好势头。

我们历来主张,中欧是伙伴而不是对手,中欧合作远大于竞争。当前全球面临诸多严峻挑战,只有合作才能共赢。相信只要欧方能客观看待中欧关系,与中方相向而行,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就能推动中欧关系健康稳定发展,为动荡变革的世界注入更多的稳定性和正能量。

三、您对今年中意贸易发展有何预期?与其欧洲竞争对手法国和德国相比,您如何定位意大利?

郑代办: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并未阻碍两国经贸合作,中意经贸关系逆势上扬,从2020年的540亿美元攀升至去年的近740亿美元。今年前三季度,中意贸易额已达605亿美元,同比增长13.3%。两国经贸关系具有强大韧性和互补性,我们有理由对今年中意经贸关系持乐观态度。

今年以来,中国始终将抓防疫、稳经济、保民生作为政府最优先工作,多地多措并举助力复工复产。短期看,部分防疫措施的确需要付出一定经济代价,但如果算总账,中国产业体系优势并未因疫情防控而“伤筋动骨”,新动能快速成长和经济转型升级的步伐仍在继续迈进。中共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将继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依托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增强市场资源联动,不断提升贸易投资质量和水平。意大利兼具发达的三大产业,航空工业与汽车工业具有全球竞争力,更有诸多“小而美”的细分领域龙头产品。我们欢迎意更多优质产品进入中国市场,期待与意方共同走好绿色、数字经济转型之路,也希望意方继续为中方企业提供开放、公平、公正和非歧视性的营商环境,实现互利共赢。

四、在机床、食品、时尚、设计和奢侈品等“意大利制造”尖端行业中,您认为哪些行业更适合中国市场?环保可持续型的意大利产品在中国的前景如何?

郑代办:“意大利制造”在中国市场享有十分良好的市场口碑。意大利“美食、时尚、法拉利”为代表的“3F”FoodFashionFerrari)概念在中国家喻户晓,意机床等制造业产品也在中国诸多工业部门中有广泛的应用。习近平主席近日重申,中国将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以自身发展为世界创造更多机遇。随着中国中等收入群体进一步扩大,包括医疗健康、金融保险等领域的定制化消费需求料将为意企业带来更多商机。我们真诚欢迎意大利各领域优质企业通过进博会、服贸会、广交会等展会平台寻得商机并在华投资兴业,共享广阔发展机遇和“中国红利”。

与此同时,中国近十年来的生态文明建设发生历史性变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中国是世界上空气质量改善最快的国家,也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取得巨大成果。中国民众所用的每3度电中,几乎就有1度是清洁电能。中国还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车市场,绿色低碳出行从“时尚”变成“常态”。中方已提出“双碳”目标,意味着中国将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中意两国在环境可持续型产品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前景光明。期待意方未来同中方一道,不断加强绿色能源、生态环保等领域互利合作,推动共建绿色“一带一路”。

五、涉“一带一路”发展政策已逐步从建造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公路、铁路等)转移至发展通信网络,目前聚焦数字化建设。对于2019年同中国签署“一带一路”谅备的意大利而言,数字丝绸之路具体意味着什么?将在科技(5G联通)领域为中意两国带来哪些合作和互利?

郑代办:近年来,全球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全球数字化加速转型。数字丝绸之路顺应第四次工业革命发展趋势,将数字经济发展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有机结合,秉承“一带一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是中国在数字时代推动共同发展的新方案。近年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数字经济合作持续深化,已与17个国家签署“数字丝绸之路”合作谅解备忘录,与26个国家建立“丝路电商”双边合作机制。中意加强共建“一带一路”相关务实合作有利于两国在数字领域的对话交流,促进规则标准对接,共享数字发展红利。


分享到:
推荐给朋友:   
全文打印       打印文字稿